【设为首页
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主页 > 综合资讯 >

郑晓龙谈《功勋》:不搞伪激情 不通过喊口号感动人

时间:2021-10-14 15:08点击:
  

  本报记者 李夏至

  以首批八位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事迹为基础进行创作的重大现实题材剧《功勋》,在国庆前登陆各大卫视,豆瓣开分9.0分,播至中期涨至9.1分,润物细无声中收获了超高口碑。第一单元《能文能武李延年》更是被观众交口称赞,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。日前,总导演郑晓龙接受采访,畅谈创作思考。

总导演郑晓龙。

  重大题材创作的思想性和观赏性达到了高度一致,在总导演郑晓龙看来,这源自于主创团队从立项之初就确定的方向,就是坚持拍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,拍出功勋人物的时代风采。“我们不搞那种伪激情,通过喊口号感动人,要通过故事、情节、人物的塑造去感动人。电视剧是文艺作品,起的是春风化雨的作用,让老百姓爱看、能看得进去,对这些功勋人物有情感投入,就是成功”,他说。

  郑晓龙坦言,在接到《功勋》这个项目之前,他对这些人物的了解也和大多数人相近,都来自于大众传播领域的报道。在决定接拍这个项目后,他提出这样的创作方向:“我们希望拍出这些英雄人物作为普通人的平凡一面,在他们没有成功、没有做出成绩之前,他们就是普通人。但是他们自身拥有的各种闪光点,最终促成他们成为功勋人物,挖掘出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,找到他们的高光时刻,才能够真正传达出功勋之所以为功勋的根本原因。”

  “我们要通过这部剧,来解释这些人物作为功勋的理由,让观众看到当今的榜样到底是什么样的。”郑晓龙直言,8位功勋人物并非都有赫赫有名的丰功伟绩,像默默无闻的基层党员干部张富清,他也有过战功,但他深藏功名,一辈子勤勤恳恳,他的战功连自己的儿女都不知道。正是这样的共产党员构成了我们党的基础,国家荣誉给这样的人物,就是我们的价值导向。

  《功勋》讲述8位人物事迹,每个人物的故事以单元剧的方式展现,每个单元剧均由不同的导演和编剧团队创作。除总导演之外,郑晓龙还承担了《屠呦呦的礼物》单元的拍摄。他直言,做这种单元剧,每个导演和编剧的创作风格会有不同,但大家的基本创作原则是一致的,就是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。郑晓龙表示,现实主义创作就要求生活的真实、逻辑的合理,以及对常识的认真对待。“每个导演和编剧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,我们尊重差异性,导演用插叙、倒叙、闪回都可以,编剧用个性化的剧本结构也可以,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是统一要求,服化道、场景、包括人物的语言,都必须真实反映出那个年代的特点。”

  他举例,有些拍摄出现了一些事实性的差错,最终都会被纠正过来,不管是用技术手段修掉还是改掉,甚至重拍,都需要严格地按照真实情况去反映。比如我们在剧本创作时可能随手一写,写到1968年从吉普车上下来一个上校军官,但实际上我们的部队在1965年就换装了,换成了只有干部服和士兵服两种服装,军官服里已经没有军衔了。这种细枝末节的问题就需要主创睁大双眼去找,“我们整个主创团队自始至终都是以一定要让观众喜欢,让观众爱看,让观众满意为标准来要求自己的,绝不会为了赶工时牺牲作品质量。”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推荐内容
热点内容